首页 >> 经验问答 >

风筝鲁迅读后感

2025-09-26 21:01:25

问题描述:

风筝鲁迅读后感,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21:01:25

风筝鲁迅读后感】《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收录在他的散文集《野草》中。文章通过回忆童年时与弟弟之间关于放风筝的冲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行为的反思与自责,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对儿童天性的束缚。这篇作品语言朴实却情感深沉,读来令人动容。

一、

《风筝》以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我”小时候对弟弟放风筝的反对,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行为,甚至毁掉了弟弟自己做的风筝。多年后,“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深深的愧疚和懊悔。文章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旧社会教育方式的批判,以及对人性、亲情的深刻思考。

二、核心思想归纳

项目 内容
主题 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儿童天性的尊重
情感基调 悔恨、内疚、反思
人物形象 “我”:曾经专制、后来醒悟;弟弟:天真、顺从
象征意义 风筝象征自由与童真,被毁则象征压制与伤害
写作手法 回忆叙事、心理描写、对比手法
思想价值 强调理解和包容的重要性,呼吁尊重个体发展

三、读后感

《风筝》虽然篇幅不长,但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情与哲思。鲁迅先生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最深刻的道理。他不仅是在讲述一个家庭故事,更是在唤醒人们对教育方式、对亲情关系的重新审视。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忽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习惯于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而《风筝》提醒我们,每个孩子都是一只风筝,需要的是理解与引导,而不是压制与否定。

四、个人感悟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成长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成熟。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责,让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飞翔。

结语:

《风筝》不仅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人性的脆弱与光辉。它让我们明白,爱与理解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