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目而视如何理解】“侧目而视”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斜着眼睛看”,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感到不满、轻视、愤怒或不屑。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被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态度。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侧目 | 斜着眼睛看 |
而 | 表示承接关系 |
视 | 看 |
整体含义:指用斜眼看待他人,表示轻视、不满或不认同的态度。
二、出处与演变
“侧目而视”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怒曰:‘此沛公之竖子也!’因下令曰:‘有能得樊哙头者,封万户侯。’于是诸将皆侧目而视。”
这里描写的是项羽对刘邦的不满情绪,通过“侧目而视”表现出其内心的轻蔑与敌意。
随着时间推移,“侧目而视”逐渐成为一种表达不满、轻视、嫉妒等复杂情绪的常用表达方式。
三、使用场景与语境
场景 | 举例 |
对某人的行为不满 | “他对我的建议只是侧目而视,根本没有认真听。” |
表达轻视或不屑 | “她对他的成绩只是侧目而视,毫不在意。” |
描述社会现象 | “人们对这种不公正的现象只能侧目而视。”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嗤之以鼻、冷眼旁观、不屑一顾 |
反义词 | 正视、注视、关注、重视 |
五、文化内涵与心理暗示
“侧目而视”不仅仅是动作上的表现,更是一种心理态度的外化。它反映出说话者或观察者对对象的负面情绪,如:
- 不满
- 嫉妒
- 轻视
- 敌意
- 不信任
在人际交往中,频繁使用“侧目而视”可能会引发误会或冲突,因此在正式场合应谨慎使用。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侧目而视 |
字面意思 | 斜眼看 |
引申意义 | 轻视、不满、不屑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使用场景 | 日常交流、文学描写、社会现象描述 |
心理暗示 | 表达负面情绪,如不满、轻视、敌意 |
推荐使用 | 日常口语中较为常见,书面语中较少使用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侧目而视”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理解它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在语言交流中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态度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