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泛尽却山行原文介绍】《小溪泛尽却山行》是宋代诗人王庭珪所作的一首山水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沿小溪而行,直至溪水尽头后转而登山的旅程。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内心的闲适之情。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寄情山水、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大夫阶层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和审美情趣。
诗歌原文:
> 小溪泛尽却山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
> 一径苍苔深浅色,
> 半山云气往来声。
> 晚晴花影随风动,
> 夜静钟声隔岸鸣。
> 莫问人间多少事,
> 且听流水带春声。
该诗通过描绘诗人从溪流到山林的行程,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诗中“竹杖芒鞋”表现出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半山云气”与“夜静钟声”则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名 | 《小溪泛尽却山行》 |
作者 | 王庭珪(宋代) |
体裁 | 七言律诗 |
主题 | 山水田园、闲适生活、自然之美 |
诗句特点 | 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 |
情感表达 | 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超脱尘世的心境 |
代表意象 | 小溪、山径、竹杖、芒鞋、云气、钟声、花影、流水 |
诗歌结构 | 首联写行程,颔联写景物,颈联写黄昏与夜晚,尾联抒发情感 |
艺术风格 | 清新自然,含蓄隽永,具有浓厚的山水诗特色 |
这首诗不仅是王庭珪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山水诗中的佳作之一,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