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而为之谁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常被用来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强调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坏事,也不应轻视。那么,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呢?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原文出处
“勿以恶小而为之”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的一句话。原文为: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二、作者背景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还在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内容简短但寓意深远,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人生哲理。
三、语义解析
| 词语 | 含义 |
| 勿以 | 不要因为 |
| 恶小 | 小的坏事 |
| 而为之 | 就去做 |
| 勿以 | 不要因为 |
| 善小 | 小的好事 |
| 不为 | 就不去做 |
这句话强调的是行为的累积效应,即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长期积累也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做人应当从小事做起,注重品德修养。
四、现实意义
| 方面 | 说明 |
| 个人修养 | 提醒人们重视日常行为,避免因小失大 |
| 道德教育 | 常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培养良好习惯 |
| 社会影响 | 强调社会风气的形成与个体行为密切相关 |
| 管理理念 | 在企业管理中,也常被用来强调细节的重要性 |
五、相关名言对比
| 名言 | 出处 | 说明 |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道德经》 | 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荀子《劝学》 | 表达积累的重要性 |
| “勿以恶小而为之” | 诸葛亮《诫子书》 | 强调不要忽视小恶 |
六、结语
“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短短八字,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是诸葛亮对后人的教诲,也是中华文化中关于道德修养的重要思想之一。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与践行。
| 项目 | 内容 |
| 句子来源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
| 作者 | 诸葛亮 |
| 出处 | 《诫子书》 |
| 含义 | 不要因坏事小而去做,不要因好事小而不做 |
| 现实意义 | 个人修养、道德教育、社会影响等 |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勿以恶小而为之”并非某一位历史人物的原创,而是源自古代经典文献,并由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加以引用和推广。它的思想至今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