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白塔寺简介和历史】武威白塔寺,位于中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佛教寺庙。白塔寺始建于公元1228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寺庙之一,也是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宗教文化遗址。它不仅见证了古代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还承载了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
白塔寺因寺内有一座白色佛塔而得名,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汉、藏、蒙等民族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历史上,白塔寺曾多次修缮与重建,尤其在元代和清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如今,白塔寺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和宗教活动场所。
武威白塔寺简介与历史总结表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武威白塔寺 |
| 位置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
| 始建时间 | 公元1228年(南宋时期) |
| 建筑风格 | 汉、藏、蒙民族风格融合 |
| 主要建筑 | 白塔、大雄宝殿、经堂、僧舍等 |
| 宗教归属 | 藏传佛教格鲁派 |
| 历史地位 | 丝绸之路重要宗教文化遗址 |
| 修缮与重建 | 历史上多次修缮,尤以元、清两代为主 |
| 现状 | 旅游景点、宗教活动场所 |
| 文化价值 | 反映多民族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历史研究意义 |
武威白塔寺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象征,更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通过对其历史和现状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文化遗产的价值,并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