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帝春心托杜鹃是什么】“望帝春心托杜鹃”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诗中的诗句,原文为:“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句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与无奈的思念。
一、
“望帝春心托杜鹃”源自古代蜀地传说。相传古蜀国君主杜宇(即望帝)因禅让王位给臣子,退隐山林后化为杜鹃鸟,每逢春天便啼血哀鸣,表达对故土和人民的思念。后人用“望帝春心托杜鹃”来象征忠贞不渝的情感、深切的思念以及无尽的忧愁。
在李商隐的诗中,这句诗被用来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法实现的理想之间的矛盾情感。
二、关键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李商隐《锦瑟》 |
| 原文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 意义 | 表达思念、忧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 典故来源 | 古蜀国君主杜宇(望帝)化为杜鹃鸟的传说 |
| 象征 | 忠贞、哀怨、思乡、无奈 |
| 使用场景 | 文学创作中常用以抒发深情或哀婉情绪 |
三、延伸理解
“望帝春心托杜鹃”不仅是一个典故,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古人对生命、情感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常被用于描写爱情、友情、亲情中的失落与执着,具有强烈的文学感染力。
通过了解这一典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文化底蕴,也能在阅读与写作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些经典意象。
结语:
“望帝春心托杜鹃”不仅是李商隐笔下的诗意表达,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情感与命运的经典象征。它提醒我们,情感的深度往往超越言语,而文字则成为传递这份情感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