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濬楼船下益州全诗及释文】《王濬楼船下益州》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全诗以西晋名将王濬率军伐吴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事的壮观与历史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人事更替的深刻思考。
一、诗歌原文
>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诗歌释义
| 句子 | 释义 |
| 王濬楼船下益州 | 王濬率领楼船从益州出发,准备进攻东吴。 |
| 金陵王气黯然收 | 金陵(南京)的帝王气象从此消散,意味着东吴的灭亡。 |
| 千寻铁锁沉江底 | 晋军用千丈长的铁链封锁长江,最终沉入江底,象征吴国防线的崩溃。 |
| 一片降幡出石头 | 东吴的投降旗帜在石头城(南京)升起,表示吴国彻底失败。 |
| 人世几回伤往事 | 人间多少次因历史的变迁而感伤。 |
| 山形依旧枕寒流 | 山河依旧,只是江水寒冷,暗示时间流逝,物是人非。 |
| 今逢四海为家日 | 如今天下统一,四海一家,不再有战乱。 |
| 故垒萧萧芦荻秋 | 旧时的堡垒在秋风中显得萧瑟,芦苇和荻草随风摇曳,令人感慨。 |
三、总结
《王濬楼船下益州》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作者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诗中既有对昔日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安定的欣慰。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刘禹锡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历史情怀。
四、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王濬楼船下益州 |
| 作者 | 刘禹锡(唐代) |
| 类型 | 怀古诗 |
| 主题 | 历史兴亡、人事更替 |
| 背景 | 西晋伐吴,王濬率军攻占建康(今南京) |
| 重点意象 | 楼船、铁锁、降幡、山河、芦荻 |
| 情感基调 | 感叹历史、缅怀过往、欣慰当下 |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借古讽今 |
这首诗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再现,更是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