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服口服的意思是什么】“心服口服”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或某个人非常信服,不仅从表面上接受,而且内心真正认同。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认可、佩服或者对某种观点的赞同。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心服口服 |
拼音 | xīn fú kǒu fú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则无义,而有心服。” |
含义 | 心里佩服,口中也承认,表示完全信服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书面语 |
近义词 | 心悦诚服、甘拜下风、五体投地 |
反义词 | 坚持己见、不服气、不以为然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在工作场合:
- 老师讲解得非常清楚,学生们都心服口服。
2. 在比赛或辩论中:
- 对方辩手逻辑严密,论据充分,我方队员不得不心服口服。
3. 在日常生活中:
- 他做的菜味道好极了,邻居们都心服口服。
三、常见误用提醒
- “心服口服”强调的是内心的认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同意。
- 不可与“口服心不服”混淆,后者表示嘴上答应,心里却不服气。
四、总结
“心服口服”是一个表达高度认同和敬佩的成语,适用于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它强调的是内在的认同感,而非表面的附和。掌握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语的含义,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