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字读音及解释】“督”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其读音和含义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尤其在行政、监督、管理等语境中频繁出现。为了更清晰地了解“督”字的读音与含义,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基本读音
“督”字的普通话读音为 dū,声调为第一声(阴平),发音时注意口型要张开,声音要饱满有力。
二、字义解析
“督”字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主要涉及监督、督促、统领等方面。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解释:
序号 | 含义 | 解释说明 |
1 | 监督 | 指对某项工作或行为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其按计划执行。例如:“督查”、“督导”。 |
2 | 督促 | 表示催促、推动某事尽快完成。如:“督促进度”、“督促学习”。 |
3 | 统领 | 指对人或事物进行领导、指挥。如:“军督”、“督管”。 |
4 | 官职名 | 在古代,“督”常作为官职名称使用,如“都督”、“提督”,多指军事或行政负责人。 |
5 | 通“笃” | 在古文中偶尔有通假用法,表示“厚、深”的意思,但现代汉语中较少见。 |
三、常见词语搭配
词语 | 含义 | 示例 |
督查 | 对工作或项目进行检查和督促 | 政府部门对环保情况进行督查。 |
督导 | 对工作或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 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进行督导。 |
督办 | 由上级直接负责处理某事 | 该案件由相关部门督办。 |
都督 | 古代军事统帅 | 周瑜曾担任东吴都督。 |
督学 | 负责教育监督的官员 | 清朝设有督学一职,负责地方教育事务。 |
四、书写与结构
“督”字共 16画,结构为上下结构。上部为“目”,下部为“叔”,整体结构紧凑,书写时需注意笔画顺序和比例协调。
五、注意事项
- “督”字在口语中使用频率较高,但在书面语中更常见于正式场合。
- 注意与“督”字形相近的字,如“赎”、“蜀”等,避免混淆。
- 在一些方言中,“督”可能有不同的发音或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总结
“督”字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字,主要表达监督、督促、统领等概念,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于行政、教育、军事等领域。掌握其读音与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汉字。通过上述表格与文字说明,可以更系统地认识“督”字的用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