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精选百科

精选百科

春夜王安石古诗赏析(春夜王安石)

2023-05-08 10:11:21
导读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春夜王安石古诗赏析,春夜王安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原诗:金炉香尽漏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春夜王安石古诗赏析,春夜王安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诗: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2、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3、先引用一下百科通俗的解释:【译文】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

4、后半夜的春风给人带来阵阵的寒意。

5、然而春天的景色却使人心烦意乱,只看见随着月亮的移动,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6、【赏析】 这是春夜怀人之作。

7、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

8、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

9、 这首诗的好处是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

10、 (一)先说整体,王安石这首诗最出彩的句子是“春色恼人眠不得”,余者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普通的诗句。

11、(二)写作手法。

12、1. 作者写夜,通篇是利用了各种物景的变化来替代的,没有直言,这体现了中国诗作一贯含蓄的做风。

13、不单是它这首。

14、2. 作者写心情,用的是“托词”,口里说是恼春色,实际是另有所想,都是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15、(三)解说诗句。

16、第一句“金炉香尽漏声残”,这句单看,是看不出在写春夜啦,夏夜,秋夜,冬夜都可以用。

17、这也可能是王安石这首诗为什么不那么有名的原因吧。

18、这样的话在诗里是在是太普通啦!“金炉香尽”,同志们,不觉这个很熟悉吗?是了,李清照还有N诗词人都喜欢用这个,其实这样间接也表明,作者是富贵人家,不是富贵,起码也是个中产。

19、穷人是不会把家里搞的香喷喷的。

20、“漏声残”,形容已经很晚了。

21、古人用漏壶测算时间,一个漏壶的水快滴完了,那表示时间已经过去很多了。

22、苏轼《卜算子》用过“漏断人初静”,也是用“漏”在写夜,基本上中国诗词里写“漏壶”都是在写夜。

23、(不过苏轼是“漏断”,比王安石更绝啊,所以苏轼这首词比王安石这首诗有名多了,呵呵,玩笑)。

24、第二句“翦翦轻风阵阵寒”,“翦”,原意是指整齐的羽毛,这里是用来形容寒风料峭。

25、这句基本上描写风的“轻”“寒”。

26、从这句,也才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写“春”。

27、因为只有春风才“风轻且寒”,夏风凉习,秋风萧杀,冬风凛冽。

28、实际这句也是比较“庸俗和普通”的。

29、两句合起来,是先“夜”再“春”的。

30、不是先“春”再“夜”。

31、(所以,这其实也看出王安石写诗功底的“薄弱”,起码不如杜甫,看看杜甫的《春夜喜雨》,人家才是真正的“春夜”呢,又是玩笑啦。

32、)第三句“春色恼人眠不得”。

33、这句非常不错,算是比较出彩的。

34、因为中国诗里写春色,一般是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主流。

35、一是赞赏喜爱和眷恋的,一是哀叹惋惜和感慨的,其实也是爱春色,但就是提前担心它流走。

36、王安石在这里算是别出心裁,表示“春色恼人”。

37、为什么恼人呢,肯定背后有玄机啦。

38、什么玄机呢,作者在诗里未点名,那我们可以根据这句来推断,肯定是有样东西,让作者觉得比欣赏“大好春色”更值得用心思记挂的。

39、那是什么?——亲人。

40、(不过老实说,如果真不是有这么所谓材料来记载的话,鬼知道王安石思念的是亲人啊!)第四句“月移花影上栏干”。

41、“月移花影”,看多了很多诗词都这么写,所以搞不清谁是原创了。

42、也所以这句在诗词的品鉴是属于“俗词俗句”的,但景色不错,有月有花,影动花凝。

43、这句诗间接表明,作者是一直没有睡的,看着花影从庭院移到栏杆。

44、夜更深沉,人却始终难眠,为什么会这样啊,因为思念很深啊。

45、总结:诗作因为“春色恼人”一句,呈中等稍稍偏上水平。

46、用的手法,都是中国诗词中惯用的含蓄、委婉等风格,使用借代、意向名词等表达手法。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