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精选百科

精选百科

佛经术语分为七个科目 佛经术语

2022-10-26 04:44:01
导读 今天来聊聊关于佛经术语分为七个科目,佛经术语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佛经术语分为七个科目,佛经术语,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

今天来聊聊关于佛经术语分为七个科目,佛经术语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佛经术语分为七个科目,佛经术语,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日常生活中的佛教用语有:“刹那”“牛鬼、蛇神”“现身说法”“抖擞”“群魔乱舞”等等。

2、“刹那”:梵语“Ksana”的音译。

3、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

4、“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

5、2、“牛鬼、蛇神”:原为佛教用语,说的是阴间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

6、3、“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

7、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

8、4、“抖擞”:很难相象该词原是佛教头陀(dhata)的别称。

9、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

10、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

11、5、“心无挂碍”:挂碍即牵挂。

12、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

13、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14、”6、“群魔乱舞”: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方百计地来捣乱、搔扰。

15、佛祖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

16、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17、7、“差别”“平等”:在佛学上,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18、“差别”指事物的差异、不同,针对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

19、舍离差别之见,才能达到开悟境界。

20、如众生平等,怨亲不二,即是无差别境界。

21、而所谓“平等”,并不是抺煞现象上的种种差别,而是不去执着这种差别。

相信通过佛经术语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