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居士个人简历】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公元772年,去世于846年,享年75岁。他的诗歌作品以语言通俗、情感真挚著称,深受后世读者喜爱。作为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个人简介
白居易出身于一个中等官僚家庭,自幼聪慧好学,早年便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他年轻时曾游历各地,广泛接触社会现实,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心系百姓,关心民生疾苦,因此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二、生平大事记(表格形式)
| 时间 | 事件 |
| 公元772年 | 出生于河南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 |
| 公元783年 | 父亲去世,家道中落,随母迁居宿州 |
| 公元799年 | 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
| 公元800年 | 授秘书省校书郎 |
| 公元815年 | 因直言进谏被贬为江州司马 |
| 公元820年 | 被召回朝廷,任中书舍人 |
| 公元824年 | 任杭州刺史,主持修筑西湖堤坝 |
| 公元827年 | 任苏州刺史 |
| 公元842年 | 退休归隐洛阳,号“香山居士” |
| 公元846年 | 去世,葬于洛阳龙门 |
三、文学成就
白居易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歌、散文、杂文等多种文体。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尤其擅长叙事诗和讽喻诗。其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这些作品不仅艺术价值高,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四、思想与影响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文学应关注现实、服务社会。他的这一理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他晚年隐居香山,过着简朴的生活,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五、结语
香山居士白居易,不仅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更是一位深具人文关怀的诗人。他的作品穿越千年,依然打动人心,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