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不以臣卑鄙是什么意思】一、
“先帝不以臣卑鄙”这句话出自《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禅的一篇奏章。其中,“先帝”指的是刘备,“臣”是诸葛亮自称,“卑鄙”在这里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贬义词,而是指身份低微、地位低下。
整句话的意思是:“先帝(刘备)并不因为我的出身低微而轻视我。” 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刘备识人用人的眼光和胸怀。
在古代,一个人的身份、出身往往决定了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前途。然而,刘备却能不拘一格地重用诸葛亮,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因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特别提到这一点,既是对刘备的感恩,也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出师表》——诸葛亮 |
| 先帝 | 指刘备 |
| 臣 | 诸葛亮自称 |
| 卑鄙 | 古义为“身份低微”,非现代贬义 |
| 原意 | 先帝不因我的出身低微而轻视我 |
| 背景 | 诸葛亮在北伐前向刘禅陈述心迹 |
| 意义 | 表达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体现刘备识人用人之明 |
三、补充说明
“卑鄙”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形容人品低劣,但在古文中常用来描述出身或地位不高。诸葛亮使用这个词,正是为了突出自己虽出身寒微,但得到了刘备的信任与重用,从而表达他对刘备的忠诚与敬仰。
此外,这句话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以及君主与臣子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忠臣与明君的经典范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出师表》全文或诸葛亮的历史背景,可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