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大不掉的正确解释】“尾大不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机构或组织中上层权力过大、下层难以控制的局面。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为:“尾大不掉,鲜不及于难。”意思是尾巴太大,无法摆动,容易导致危险。后来引申为比喻事物结构庞大,难以驾驭,尤其是指领导与下属之间关系失衡,上级过于强大,下级无法有效管理或制约。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尾大不掉 |
| 拼音 | wěi dà bù diào |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 本义 | 尾巴太大,无法摆动 |
| 引申义 | 上层权力过大,下层难以控制;机构庞大,难以管理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组织、体制或权力结构的问题 |
| 近义词 | 权力失衡、机构臃肿、头重脚轻 |
| 反义词 | 权责分明、结构合理、上下协调 |
二、成语使用场景举例
1. 政治领域:某国政府机构庞大,地方权力被中央过度集中,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2. 企业管理:公司高层决策权过于集中,基层员工缺乏话语权,导致效率低下。
3. 历史典故:春秋时期,楚国因分封制度导致地方势力过强,中央难以控制,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三、成语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尾大不掉”不仅是对古代政治现象的描述,也常被用来批评某些组织结构不合理、权力分配不均的现象。它提醒我们,一个健康的组织应当有清晰的层级关系和合理的权力分配,避免因“尾大不掉”而引发管理混乱或效率低下。
四、常见误用提示
- 误用一:将“尾大不掉”理解为“尾巴太长”,忽略了其背后的比喻意义。
- 误用二:在描写动物时使用此成语,不符合其原本的语境。
- 误用三:用于形容身体结构(如“他个子高,尾巴太长”),属于错误应用。
五、结语
“尾大不掉”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对现代组织管理的深刻警示。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识别和应对权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