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文言文翻译及原文】《王冕》是清代学者张岱所著《陶庵梦忆》中的一篇短文,讲述了元代画家、诗人王冕自幼勤奋好学、志向远大的故事。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古代士人追求学问与人格修养的精神风貌。
以下为《王冕》的原文、翻译及,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阅读与理解。
| 项目 | 内容 |
| 标题 | 王冕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
| 作者 | 张岱(明末清初) |
| 出处 | 《陶庵梦忆》 |
| 文体 | 文言文散文 |
| 主要内容 | 讲述王冕自幼家贫但勤奋好学,最终成为著名画家和诗人的经历,体现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理想的追求。 |
| 主题思想 | 鼓励后人不畏艰难,坚持学习,追求高尚的人生理想。 |
原文:
> 王冕者,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冕放牛野中,常坐柳阴下,读《春秋》。或问:“何不牧牛?”曰:“我欲读书。”父怒,挞之。然冕益自奋,夜则燃松枝,照书诵读。后游学于吴,见《宋史》,大喜,遂学画梅,工笔墨。后为元之名士,画梅最精,时人称“梅花和尚”。
翻译:
王冕是浙江诸暨人。小时候家里贫穷,父亲让他去放牛。王冕在野外放牛时,常常坐在柳树荫下读书,读的是《春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放牛?”他说:“我想读书。”父亲很生气,打了他。但王冕更加努力,晚上就点松枝照明,继续读书。后来他到吴地游学,看到《宋史》,非常高兴,于是开始学习画梅花,擅长用笔墨描绘。后来他成为元朝的名人,尤其以画梅花著称,当时的人称他为“梅花和尚”。
《王冕》一文通过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出身贫寒却志向坚定的读书人形象。王冕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持求学,最终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一代名家。文章不仅展现了个人奋斗的精神,也反映了古人重视学问、尊重人才的价值观。
结语:
王冕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怀梦想、勤奋努力,终能实现自我价值。他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