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下断语的词语意思】“妄下断语”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在没有充分证据或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就轻易做出结论或判断的行为。这个词语强调的是主观臆断、草率决定,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理解或处理问题的方式。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妄下断语 |
拼音 | wàng xià duàn yǔ |
释义 | 指在没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轻率地做出判断或结论。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以善始,不以恶终,是谓‘妄下断语’。”(注:此为后人引申用法)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形容人的判断力不足或态度轻率。 |
近义词 | 草率定论、武断行事、主观臆断 |
反义词 | 审慎判断、深思熟虑、实事求是 |
二、词语解析
“妄”字意为“胡乱、随意”,“下”指“作出”,“断语”则是“判断、结论”。合起来,“妄下断语”就是“随便作出判断”的意思。这个词常带有贬义,用来提醒人们在做决定前应多加思考,避免因信息不足而造成误解或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不了解就急于发表看法,或者在未掌握全部事实的情况下就做出结论,就可以说他“妄下断语”。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场合 | 领导在没有听取员工意见的情况下就决定项目方向,被同事认为是“妄下断语”。 |
学习生活 | 同学之间因为一点小误会就断定对方是坏人,属于“妄下断语”。 |
社会舆论 | 媒体在没有核实消息的情况下就报道某人犯罪,可能构成“妄下断语”。 |
四、总结
“妄下断语”是一个具有明显批评意味的成语,强调在缺乏足够信息和理性分析的情况下做出判断的不可取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应当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避免因轻率而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通过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词语,我们可以在沟通与决策中更加严谨,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