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此朝食解释是什么】“灭此朝食”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原意是指消灭敌人后,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毫不拖延的态度。在现代语境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表示对某事的强烈决心或急切态度。
一、
“灭此朝食”最早见于《左传》,讲述的是齐国与晋国之间的战争。齐顷公在战前曾说:“灭此而朝食”,意思是“打完这一仗再吃早饭”。这句话表现出他强烈的战斗意志和对胜利的渴望。
后来,“灭此朝食”被引申为一种果断、坚决的态度,常用于形容对某个目标或敌人的强烈打击意愿。它不仅用于军事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表达对问题的迅速处理或对困难的坚决克服。
该成语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价值观。
二、表格形式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灭此朝食 |
出处 | 《左传·成公二年》 |
原意 | 打完这一仗再吃早饭,表示急于消灭敌人 |
引申义 | 表示对目标或敌人的强烈打击意愿,强调果断、坚决 |
使用场景 | 军事、工作、生活等需要快速行动或解决问题的场合 |
情感色彩 | 积极、坚定、果断 |
近义词 | 速战速决、势在必得 |
反义词 | 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激励、表达决心、强调效率 |
三、结语
“灭此朝食”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果断出击,不拖延、不犹豫。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