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遇故人注释】《吴起遇故人》是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与一位老友相遇的经历。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了解吴起的性格、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他对友情的重视。
一、
吴起在魏国为将时,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这位老朋友非常高兴,邀请吴起回家吃饭。吴起答应了,并且当天就去了。然而,到了晚上,他的朋友却因为没有等到吴起而感到失望。吴起回来后,看到朋友生气的样子,便解释说:“我答应了你,怎么能失信呢?即使你等不到我,我也不能失约。”朋友听后,十分感动,表示自己不该责怪吴起。
这个故事体现了吴起讲信用、重情义的性格特点。他虽然身为大将,地位显赫,但依然保持谦逊和真诚,不因身份而轻视他人,也不因时间久远而忽视旧情。
二、注释表
| 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注释 |
| 吴起遇故人 | 吴起遇到了一位老朋友 | “故人”指老朋友、旧友 |
| 邀归食 | 邀请他回家吃饭 | “归”意为回去,“食”即吃饭 |
| 晚不至 | 晚上没有到 | 表示吴起未能按时赴约 |
| 怒曰 | 生气地说 | 表达对吴起未如期而至的不满 |
| 吾诺子矣,岂可失信乎 | 我已经答应你了,怎么能失信呢? | 表明吴起信守承诺 |
| 予何以怒吾 | 我怎么值得你生气呢? | 表示吴起对朋友的误解感到不解 |
| 不如无友 | 还不如没有朋友 | 表示朋友对吴起的不满 |
| 吾不信也 | 我不相信这样的话 | 表示吴起对朋友的话表示怀疑 |
三、人物性格分析
从“吴起遇故人”的故事中可以看出:
- 诚信为本:吴起始终遵守自己的承诺,即使对方没有等到他,他也坚持不背弃约定。
- 重情重义:即便多年未见,他仍愿意赴约,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
- 谦逊有礼:面对朋友的责备,他并未以权势压人,而是耐心解释,体现出君子风范。
四、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诚信与友情是非常重要的品质。无论身处何位,都应该尊重他人,信守承诺。吴起虽为名将,但他并没有因为权力而失去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结语
《吴起遇故人》虽短,却寓意深远。它不仅展示了吴起的人格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做人、处事的重要启示。在现代社会中,这种重信义、讲情义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