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风雨夕原文及翻译】《秋窗风雨夕》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作的一首诗,出自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一、原文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
更堪风雨助秋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促鬓添霜奈若何?
秋雨秋风愁煞人,
寒衣未寄泪先多。
二、翻译
秋窗风雨夕
秋天的花朵显得暗淡,秋天的草也变得枯黄,
昏暗的灯光映照着漫长的秋夜。
已经感到这秋夜无尽地延续下去,
再加上风雨的侵袭,更添几分寒凉。
风雨为何来得如此迅速,
使得两鬓早生白发,怎不叫人忧愁?
秋雨秋风让人忧愁不已,
连寒衣还未寄出,泪水早已先流出来。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秋窗风雨夕 |
作者 | 曹雪芹(《红楼梦》) |
出处 | 《红楼梦》第五回 |
主题 | 秋夜风雨中的孤寂与哀愁,体现人生无常 |
风格 | 感伤、细腻、富有意境 |
情感基调 | 悲凉、惆怅、略带无奈 |
用词特点 | 多用重复结构,如“秋”字多次出现,增强节奏感和情绪渲染 |
诗歌结构 | 五言古诗,共八句,押韵自然 |
四、简要分析
《秋窗风雨夕》虽短,却以极简的语言传达出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描写秋夜的风雨,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秋”字反复出现,不仅强化了季节特征,也象征着人生的衰败与终结。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红楼梦》中极具代表性的抒情之作。
如需进一步探讨《秋窗风雨夕》在《红楼梦》中的作用或与其他诗词的比较,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