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原文及翻译】一、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为纪念焦裕禄同志而创作的一首词,借用了宋代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牌格式,表达了对焦裕禄同志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深切怀念。该词以深情的语言回顾了焦裕禄在兰考县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的事迹,展现了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
文章通过原文与翻译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和情感内涵。同时,结合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进一步强调了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谁不爱好官? 把泪焦桐成雨。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静风竹敲秋韵, 万籁寂寥人未寝。 忽见天上飞星, 正洒清凉烟雨。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灵魂飞越万里,期盼你归来,这片土地、这片山水。 百姓谁不喜爱清廉的好官? 泪水像焦桐树下的雨一样落下。 常常遗憾自己不能掌握命运, 什么时候才能忘记这些世俗的奔波? 夜晚寂静,风吹竹林发出秋日的韵律, 万物沉寂,人们还未入眠。 忽然看见天上的星辰飞过, 正洒下清凉的烟雨。 心如同已经枯死的树木, 身体像没有束缚的船只。 问你一生的功业, 不过是黄州、惠州、儋州。 |
三、简要分析
- 情感真挚:全词情感深沉,寄托了对焦裕禄同志的敬仰与怀念。
- 语言凝练:用词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古典诗词的韵味。
- 象征手法:“焦桐”象征焦裕禄,“黄州惠州儋州”则暗指其一生的曲折与贡献。
- 现实意义:不仅是对一个人的追思,更是对一种精神的传承。
四、结语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不仅是一首词,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仍需铭记焦裕禄那种心系人民、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践行。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结合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原文与翻译,并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读与总结,力求降低AI生成痕迹,增强可读性与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