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

专栏

24小时最新消息更新 疫情优化防控 国务院联防联控

2022-12-06 16:42:01
导读 一、疫情优化防控 连日来,全国多地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涉及核酸检测、出行、购药就医等诸多方面。 上海:公共交通、公园

一、疫情优化防控

连日来,全国多地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涉及核酸检测、出行、购药就医等诸多方面。

上海:公共交通、公园景区不再查验核酸,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不再赋黄码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自12月5日起,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轮渡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全市公园、景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自12月6日起,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以及密闭娱乐场所(包括KTV、棋牌室、密室剧本杀、网吧)、餐饮服务(含酒吧)场所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其余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保留全市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继续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不再赋黄码。

据江西省卫健委网站,自12月5日18时起,优化调整相关防控措施:

除规定的重点岗位人群外,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其他人员实行“愿检尽检”。

除医疗机构、养老院、福利院、中小学、幼儿园等特殊场所外,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小区、进入公园景区、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等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不再查验健康码、不再扫“场所码”。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因无核酸检测证明拒诊,对不能提供的进行核酸采样后立即开展诊疗。

居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品”,不再实行实名登记。

辽宁两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购买退热类等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

据沈阳发布,沈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12月6日0时起,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各地区要合理设置便民核酸采样点,满足市民群众“愿检尽检”需求。洗浴中心、按摩院、美容院、棋牌室、密室剧本杀场所、游艺厅、网吧、KTV、歌舞厅、迪吧厅等密闭公共场所恢复开放,严格落实通风消毒及科学佩戴口罩、扫“场所码”、测温、健康码绿码等防控措施;出入小区,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科学佩戴口罩、扫“场所码”、健康码绿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药店或在互联网平台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

据大连发布,大连市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如下: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外,市民进入其他公共场所、乘坐地铁和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不查验核酸检测情况。市民通过药店或互联网平台购买“一退两抗”类药品,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实名登记信息。

江苏南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和健康码

据“南京公交”官微,12月5日起,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轮渡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

北京:购买“四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调整“四类药品”有关购买措施,自12月3日起,市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本市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等“四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

黑龙江哈尔滨: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

12月4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通知明确,市民群众进入经营场所和单位、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需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公交车、网约车、出租车无需测温),查验“龙江健康码”绿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山东:取消“落地检”,购买“四类药品”不需实名

12月4日晚,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有关政策措施,自12月5日零时起,居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取消交通场站、港口码头、高速卡口等场所强制性核酸检测“落地检”要求,继续提供“愿检尽检”服务;居民进入公园、景区、服务区等公共场所,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浙江多市: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12月4日—5日,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等市相继发布通告:12月5日起,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各地继续提供便民检测服务;除养老院、福利院、中小学、幼儿园等特殊场所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扫“场所码”;通过药店购买“四类”药品的人员,不再要求核酸检测和赋码促检。

广东深圳:非密闭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

12月5日,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即日起,全市社区小区、办公场所、餐饮商超及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凭健康码绿码、扫场所码进入;网吧、夜总会、棋牌室、KTV、酒吧、桑拿洗浴场所等六类人群聚集密闭公共场所仍需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场所码进入。

广西南宁:乘坐地铁不再查验核酸

12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对入住南宁市宾馆、酒店、民宿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人员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其余公共场所自12月3日起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乘坐南宁地铁不再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执行常态化防控措施。

河南郑州:小区、公共交通不再查验核酸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办公室12月4日宣布,即日起,出入小区扫场所码、健康码绿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科学佩戴口罩,扫场所码、健康码绿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其他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扫场所码、健康码绿码、测温,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等“四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

湖北武汉:公交地铁不再查验核酸

武汉地铁及武汉公交12月4日发布公告称,12月5日起,广大乘客凭健康码绿码乘车,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新疆乌鲁木齐:进一步加大复工复产力度

12月4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乌鲁木齐目前已经具备了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条件,决定进一步加大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力度:从12月4日起,恢复已经具备开放条件的大巴扎步行街和全市各滑雪场经营活动。

从12月5日起,全市商贸服务业将全面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包括各类大型商场、超市、商业综合体、大型综合市场及专业性市场,各类酒店、宾馆、饭店等住宿餐饮类企业。对于市民关注的电影院、健身房、游泳馆、体育馆等文化休闲娱乐场所,以及公园、景区景点等,也都向市民群众开放。

四川两市: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需查验核酸

四川省宜宾市疾控中心介绍,进入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重点单位,需按规定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绿码,测体温、扫场所码即可,不需查验核酸检测证明。另外,乘坐公交、智轨、出租车、网约车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绿码,不需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火车、长途客运汽车、客运船舶等跨省流动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四川省达州市也明确,进入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重点单位,需按规定出示核酸阴性证明。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及乘坐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出示健康码绿码,测体温、扫场所码即可。

云南昆明:景区、公园无须查验核酸

云南昆明发出通告称,12月4日首班车起,乘坐昆明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市内营运的公共交通工具,运营企业在核验健康信息时,不得拒载无核酸阴性证明的乘客乘车。

自12月5日起,对已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或全程接种的市民,无须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和接种记录、测量体温无异常,并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即可正常进入全市旅游景点景区、公园。

重庆:愿检尽检,非必需不做核酸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12月2日介绍,市民乘坐交通工具只需进行“渝康码”查验,但进入公共场所需要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市民进出本人居住小区、院落,只需出示“渝康码”绿码即可。

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12月3日介绍,目前各个区县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组织安排合理设置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以方便市民群众愿检尽检。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注意,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做核酸的时间,以免拥挤;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急需要做核酸的,建议尽量避免做核酸的高峰。也就是说,愿检尽检,非必需不做核酸。

目前,疫情尚未结束,请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勤洗手、常通风,在公共场所活动期间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二、国务院联防联控

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发布以来,各地正按相关要求出台措施,力求提升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当前新冠病毒传播出现了哪些变化?在社会面病例持续筛出的情况下如何避免核酸检测时的感染风险?如何将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精准、更有温度?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就当前群众关注的疫情防控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感染后易引发重症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BA.BA.BA.5系列,包括BF.BQ.1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可能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时干预治疗等因素有关。我国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我们积极的预防策略和统筹优质救治力量有关。同时,现有的疫苗对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仍然有较好的效果。

但是有基础性疾病、高龄和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如果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株,仍可能出现一定比例的重症。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指出,从临床救治的实践来看,有重症倾向的首先是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也是危险人群。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建议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免疫接种条件的尽快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介绍,为进一步推进老年人接种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我国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失能和半失能状态,为了能够让他们更加方便地接种疫苗,工作方案对优化预防接种服务、细化各项服务措施作出了安排,包括延续前期行之有效的各种便民措施,继续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使用流动接种车,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同时提出,各地可以选派诊疗和接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建接种小分队,为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等。”夏刚说。

优化核酸检测采样点布局扩大服务供给

核酸检测是判定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但在社会面病例增多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避免检测时的感染风险?

郭燕红表示,核酸采样是核酸检测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采样的组织管理和规范操作非常重要,既要保证采样质量,又要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首先,在采样点的现场组织管理方面,要设立清晰的标识,规划好进出路线,保证所有采样人员都能够单向流动,同时要明确采样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加强采样秩序维护,指导公众做好在采样过程中的个人防护。其次,个人在进行核酸检测采样过程中要规范戴好口罩,不聚集,与前后人员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采样过程中,要等前面的人走后,采样员完成手部消毒再上前。采样时,被采样人员不能触碰采样台上的任何物品,采样后要尽快戴好口罩,迅速离开采样现场。

“有的地方尝试以不同形式开展核酸自采工作,但要特别注意自采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要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同时做好组织实施,加强技术指导。”郭燕红说,“核酸采样是核酸检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于核酸检测工作,我们历来严格检测资质的准入和质量控制,不断优化技术规范,同时重点加强对检测机构,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今年以来,多地相关部门都在监管中发现了违法违规问题,并进行了严肃处罚。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十条措施发布后,不少地方减少了核酸检测点,多地出现了民众排长队做核酸检测的情况,核酸检测的供需矛盾有待缓解。郭燕红表示,要优化采样点布局,对采样点实施网格化管理,覆盖辖区内的服务人群。各地要做好采样点供需情况监测,密切关注民众检测需求,针对人口密度较大、人流量较高的社区和场所,通过增设采样点位、增加采样人员等方式,扩大采样服务供给。

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

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表示,整治层层加码,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对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还有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要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长期封控不仅极大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还容易造成焦虑情绪,引发生活困难,这种情况必须予以纠偏和避免。”程有全表示,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高低风险区划分标准的培训,组织做好风险区域划定和管理,原则上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域划定范围,但要及时通过核酸筛查和疫情研判,快封快解。对风险人员的判定要以现场流调为依据,不得通过时空伴随扩大范围,造成大面积“误伤”,要最大限度降低因疫情带来的不便。

“近期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不是针对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简单化、层层加码、一刀切、忽视群众诉求等方面。”程有全说,当前,各地已经成立了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每天都在进行调度,对反映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回应,并转交给有关地方给予推动解决。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对于各类层层加码行为,要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我们将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各项工作做得更精准、更有温度。”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