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秋杪江亭有作首联有何作用(秋杪江亭有作翻译和赏析)

2023-05-02 05:22:19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秋杪江亭有作首联有何作用,秋杪江亭有作翻译和赏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文:秋杪江亭有作寂寞江亭下,江枫秋气斑。

2、世情何处澹,湘水向人闲。

3、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

4、扁舟如落山,此去未知还。

5、2.作者刘长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

6、宣城(今属安徽)人。

7、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

8、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

9、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

10、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11、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

12、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

13、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

14、《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

15、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

16、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

17、《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

18、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19、3.翻译与赏析:“秋杪江亭有作”是说,时值秋末,诗人被贬后,前往南巴的途中,在江亭看景观物,有感而作。

20、“寂寞江亭下,江枫秋气斑”意思是独自一人寂寞地站在江边凉亭下,江边枫叶经历秋天霜冻变成红叶。

21、因内心愁苦,作者对这种自然之美更感凄凉。

22、开头选用“寂寞”一词,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写作这首诗歌时的情绪,这种情绪贯穿全诗。

23、作者已经看到了枫叶的变化,诗中描写枫叶变红正是为了表达愁苦之情。

24、“世情何处澹,湘水向人闲”意思是人世间人的情感到何处才能舒缓,湘江流水向人间展现出舒缓和闲适。

25、颔联触景生情,诗人由眼前舒缓闲适的湘水引发联想,对不公正、险恶的世情感慨万分。

26、“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意思是,看到江中清冷的小岛上有一只孤零零的大雁,夕阳西下,千万座山峰连绵不断。

27、表面上看,“孤雁”和“千万山”都是诗人看到的景象,联系写作背景可知,颈联中的“孤雁”恰恰是诗人的象征,而“千万山”遮挡视线则正反映出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之感。

28、“扁舟如落叶,此去未知还”是说诗人乘坐的小船像落叶一样漂泊而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尾联中借“落叶”表达漂泊无依的愁苦。

29、如果翻译为由“扁舟”联想到自己被贬放逐的现状,用“落叶”表达了回归故乡的愿望,属于错误翻译。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