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账龄划分的三种方法(会计中的账龄是什么意思)

2023-04-30 23:43:22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账龄划分的三种方法,会计中的账龄是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账龄(Account receivable age),指公司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的时间长度,通常按照各自企业合理的周转天数将其划分为5个级别。

2、如30天以内(合理的周转天数设定为30天)、30-60天、60-120天、120天以上及呆账(120天以上未产生销售额)。

3、详细的账龄信息在财务报告附注有关应收账款的部分提供。

4、账龄越长,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

5、账龄分析法是指根据应收账款的时间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又称“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

6、扩展资料运用账龄估计坏账:将应收账款拖欠时间(即账龄)的长短分为若干区间,计列各个区间上应收账款的金额,并为每一个区间估计一个坏账损失百分比。

7、然后,用各区间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乘以各该区间的坏账损失百分比,估计各个区间上的坏账损失;最后,将各区间上的坏账损失估计数求和,即为坏账损失的估计总额。

8、2、账龄分析法估计可能的坏账金额在估计坏账损失之前,可将应收账款按其账龄编制一张“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借以了解应收账款在各个顾客之间的金额分布情况及其拖欠时间的长短。

9、账龄分析表所提供的信息,可使管理当局了解收款、欠款情况,判断欠款的可收回程度和可能发生的损失。

10、利用该表,管理当局还可酌情作出采取放宽或紧缩商业信用政策,并可作为衡量负责收款部门和资信部门工作效率的依据。

11、第一步:在会计末期,应根据企业应收账款资料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12、第二步:根据应收账款账龄表和企业事先确定的不同账龄的估计坏账百分比计算和编制期末坏账损失估计表。

13、第三步:根据表中计算所得的估计损失金额,确定期末应补提或冲销的坏账准备金额。

14、第四步: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登记账簿。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账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