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古筝战台风背景视频(战台风舞台背景)

2023-04-26 09:25:42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古筝战台风背景视频,战台风舞台背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战台风是王昌元作于1965年,当时她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的一首筝独奏曲。

2、此曲是继赵玉斋《庆丰年》之后的又一划时代力作。

3、刚开始的时候王昌元女士把作品命名为《抢险》,在后来一次音乐审查的时候改为《战台风》,作者认为命名为《抢险》显得被动,改为《战台风》后变被动为主动。

4、王昌元觉得这样一改的确不同,非常高兴,曲名由此改为《战台风》。

5、1984年,王昌元赴美国肯特大学研究世界音乐,并在纽约、波士顿、匹兹堡、费城、芝加哥、夏威夷、印地安娜等地巡回演出和讲学活动。

6、1988年,她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独奏音乐会,同年应邀赴以色列演出,1990年在香港举行独奏会,被喻为世界级的演奏家。

7、扩展资料:《战台风》由5个段落组成:第一段(1——33小节):乐曲一开始就表现出繁忙的码头景象。

8、第二段,台风袭击(散板部分):台风阵阵袭来,威胁着码头上货物的安全。

9、第三段(34——156小节):这是全曲的中心段落,篇幅最长。

10、前4节是引子,38——44小节是主题。

11、主题不断地出现,每次都有变化,表现了码头工人顽强不屈的精神。

12、第四段,雨过天晴(157——179小节):台风过去了,码头工人为自己战胜了这场自然灾害,保护了国家财产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13、第四段的结尾又于第五段的开头叠置。

14、第五段(179——最后一小节):欢腾的码头。

15、乐曲再现了第一段的旋律,但气氛比第一段更加热烈、紧张,工人们又投入到繁忙的劳动之中。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