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原文几年级(说木叶原文)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说木叶原文几年级,说木叶原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说木叶》林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 ( 《九歌》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3、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4、”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5、”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6、”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7、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8、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9、”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10、”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11、”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12、” ( 萧纲《折杨柳》 )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13、”( 陶渊明《拟古》 )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14、”( 柳恽《捣衣诗》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15、”( 沈佺期《古意》 )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16、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17、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8、”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19、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20、”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
21、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22、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23、“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 “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24、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25、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26、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27、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28、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29、”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30、”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31、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32、“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33、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34、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35、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36、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37、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38、” ( 周邦彦《满庭芳》 )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39、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40、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41、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42、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43、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44、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4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46、”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47、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48、” ( 曹植《美女篇》 )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49、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50、”(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51、“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52、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53、” ( 吴均《青溪小姑歌》 )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
54、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55、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56、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57、林庚,出生于1910年2月22日,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北京。
58、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
59、北京大学教授。
60、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61、生平简介:林庚林庚(1910-2006),字静希。
62、林志钧之子。
63、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
64、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65、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66、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
67、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68、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曾参与创办《文学月刊》。
69、1933年毕业后留校,同时担任《文学季刊》编委。
70、1934年起在北京大学等校兼课,讲授中国文学史。
71、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72、"七七"事变后到厦门大学任教。
73、1947年返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院系大调整,改任北京大学教授。
74、著有《春野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
75、2006年10月4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76、林庚父亲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林宰平,沈从文称其在文学、法政、哲学、佛学、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具造诣。
77、金岳霖、张中行、吴小如均为其弟子。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为期三天的第一届国际泉愈博览会于2025年6月22日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博览会以疗愈无界,心融世界...浏览全文>>
-
在寸土寸金的都市里,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正变得越来越流动,居家办公、兴趣社交……家的功能不再固定,而家具却往往...浏览全文>>
-
在21万元左右预算内选购MPV,可考虑以下几款车型:别克GL8艾维亚:配置丰富,空间宽敞,舒适性出色,适合家庭...浏览全文>>
-
奥迪Q4 e-tron 2024新款正式上市,带来更强劲的电动性能与豪华配置。新车搭载高效电机系统,续航里程显著提...浏览全文>>
-
2022款DS 7新车报价包含裸车价、购置税、保险、上牌费等。购车前需了解以下费用明细:1 裸车价:官方指导...浏览全文>>
-
五菱宏光PLUS 2021新款在市场上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作为一款家用MPV,它凭借高性价比和实用空间受到不少消费...浏览全文>>
-
文 本报记者2024年,中国婚礼设计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高端定制婚礼品牌造梦师婚礼凭借其先锋设计理念与艺...浏览全文>>
-
6月10日清晨,WD-40中国公司的流动服务车队载着防锈防潮物资缓缓驶入南京蓝天救援队基地的设备中心,WD-40中国...浏览全文>>
-
关与臻享启盛夏,脆甜领鲜悦四季。6月13日,鑫荣懋集团携手关与樱桃在Olé精品超市北京金融街店,举办关...浏览全文>>
-
时值仲夏,暑湿渐盛,古人素有以茶驱邪、以艾养生的习俗。清晨饮姜枣茶暖身、佩戴艾草香囊驱蚊、艾叶菖蒲沐足...浏览全文>>
- 宣城极氪MIX新车报价2025款,配置升级,值不值得买?
- 安徽宣城问界M5价格,各配置车型售价一目了然
- 宿州荣威RX5 MAX多少钱?买车技巧与性价比全奉上
- Macan EV新车报价2025款,买车省钱秘籍
- 东风小康D72 2025新款价格,最低售价5.29万起现在该入手吗?
- 奥迪Q8 2024新款价格全分析,买车不踩坑
- 途安L试驾预约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 威虎多少钱?看完这篇购车攻略再做决定
- 东风小康创富牛卡多少钱 2025款落地价,买车省钱秘籍
- 大众威然预约试驾,轻松几步,畅享豪华驾乘
- 大力牛魔王D02多少钱?选车秘籍与落地价全攻略
- 北京BJ90新车报价2023款实惠,配置丰富,不容错过
- 领航员新款价格2025款多少钱?不同配置性价比分析
- 宿州极氪001 FR落地价,各配置车型售价全展示,超值机会
- 安徽铜陵荣威D5X DMH最新价格2024款大揭秘,各配置车型售价一览表
- 马鞍山深蓝G318新车报价2025款,各配置车型售价全解析
- 大通EV30新车报价2023款与配置的完美平衡
- 宝马M4最新价格2025款,各车型售价大公开,性价比爆棚
- 红旗HS7 PHEV落地价,购车前必看的费用明细
- 小蚂蚁落地价与配置的完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