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泊船瓜洲原文及翻译注释(泊船瓜洲原文及翻译)

2023-04-23 16:52:26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泊船瓜洲原文及翻译注释,泊船瓜洲原文及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文为:《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为:京口和瓜州只隔着一水之遥,我的家和钟山也只隔着有几重青山的距离。

3、和煦温暖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陪伴着我回归故里呢?《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4、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5、“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 “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由此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钟山只隔数重山”。

6、前者写的是所见,而后者写的是所想,这一想,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再塑空间。

7、同时,“钟山只隔数重山”不仅写了瓜洲与钟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也流露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

8、“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仅点出了时令已是春天,也不仅仅是描绘“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个“又”字,又深深地蕴含了诗人多年的企盼。

9、春风吹过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绿了多少回,如今春风依旧,明月依然,思乡之情也在,可是诗人自己又身在何处?再看句中的 “绿”字,它也不单单是今年吹绿了“江南岸”,而是年复一年,不止一次地“绿”遍千山万水,就连整个江南都被染出了灵气,却终究难以染绿游子此时的思乡情结。

10、 “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由 “春风又绿江南岸”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自然引发而来,诗人满目新绿,想起春风已经不止一次吹绿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不觉寄情于明月:皎洁的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陪伴着我回归故里呢?再一次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

11、诗文背后的故事: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

12、一日,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

13、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4、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

15、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

16、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17、诗人在诗作中十分注重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形象化,“绿”字原本是一个形容词,可在诗中却是“吹绿”的意思,这在古汉语中叫做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动词妙用,足见诗人遣词造句的非凡功力。

18、作者简介:王安石,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9、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20、世人又称王荆公。

21、欧阳修曾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22、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23、”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4、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