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上皮组织的分类依据(上皮组织的分类)

2023-04-20 21:31:21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上皮组织的分类依据,上皮组织的分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根据上皮细胞的排列层数和形状,又将被覆上皮分为以下七种: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仅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从表面看,细胞是不规则形或多边形,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或波浪状互相嵌合,从上皮的垂直切面看,细胞扁薄,胞质少,只有含核的部分略厚。

2、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3、覆盖于心脏、胸腔、腹腔、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上皮,称内皮,表面光滑有利于血液和淋巴的流动。

4、覆盖于胸膜腔、腹膜腔和心包腔面的上皮,称间皮,能分泌少量浆液,保持器官间摩擦,有利于血液、淋巴流动以及物质通透。

5、 2、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形似立方状的上皮细胞组成。

6、从上皮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在垂直切面上,细胞呈立方形,核圆、居中。

7、 如分布于甲状腺、肾小管的上皮等,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8、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形似柱状的上皮细胞组成。

9、从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在垂直切面上,细胞呈柱状,核长圆形,常位于细胞近基底部,其长轴与细胞长轴一致。

10、 如衬贴于胃肠道、胆囊、子宫腔面的上皮,具有分泌、吸收等功能。

11、小肠柱状上皮细胞的游离面有许多细小突起,称为微绒毛。

12、微绒毛能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13、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中柱状细胞最多。

14、 这种上皮的细胞高矮不等,在垂直切面上细胞核的位置也呈现高低不同,好象是复层,但每一个细胞的基部均位于基膜上,因而,实际是单层。

15、其游离面有许多纤毛,纤毛比绒毛粗而长。

16、纤毛能有节律地朝一个方向摆动,借助这种摆动,一些分泌物或附着在表面的灰尘、细菌等异物得以清除。

17、这种上皮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的腔面,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

18、5、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层鳞状上皮,由十余层或数十层细胞组成。

19、在上皮的垂直切面上,细胞形状不一。

20、紧靠基膜的一层基底细胞为矮柱状,为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干细胞,部分子细胞向浅层移动。

21、基底层以上是数层多边形细胞,再上为几层梭形或扁平细胞。

22、 仅靠近表面几层细胞为扁平状,基底层细胞能不断分裂增生,以补充表层衰老或损伤脱落的细胞。

23、复层扁平上皮深层的结缔组织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复层扁平上皮的营养。

24、这种上皮分布于皮肤表面、口腔、食管、阴道等器官的腔面,具有耐摩擦和防止异物侵入等保护作用,受损伤后,上皮有很强的修复能力。

25、6、复层柱状上皮:有数层细胞组成,其深部为一层或几层多边形细胞,浅部为一层排列较整齐的矮柱状细胞。

26、这种上皮主要分布于结膜、男性尿道和一些腺的大导管处。

27、7、变移上皮:又名移行上皮,是又一种复层上皮,衬贴在排尿管道的腔面。

28、可分为表层细胞、中间细胞和基底细胞。

29、其表层细胞大而厚,称盖细胞。

30、一个盖细胞可覆盖几个中间层细胞。

31、 由于排尿管道的容积常有变化,上皮细胞的层数和形状也相应改变,从而使上皮的面积扩大和缩小。

32、如膀胱空虚缩小时,上皮变厚,细胞层数较多,当膀胱充盈扩大时,上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细胞形状也变扁。

33、 是专门行使分泌功能的上皮。

34、以腺上皮为主要成份组成的器官称腺。

35、腺上皮是在胚胎时期,由原始上皮形成上皮细胞索,向深层结缔组织内生长、分化而形成。

36、如果腺有导管与表面的上皮联系,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排到身体表面或器官的管腔内,这种腺称为外分泌腺。

37、又称有管腺,如汗腺、唾液腺、胃腺、胰腺等。

38、如果在发生过程中,上皮细胞索逐渐与表面的上皮脱离,不形成导管,腺细胞呈索、团或滤泡状排列,其间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

39、腺的分泌物(称激素)进入细胞周围的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液或淋巴液运送到全身。

40、这种腺称为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41、 含有感觉细胞(初生的、次生的),具有刺激的感受机能。

42、是由上皮细胞特化而成,如:嗅觉上皮、味觉上皮、视觉上皮和听觉上皮。

43、脊椎动物的网膜和嗅上皮等都是这种上皮的代表例子。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