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衷什么意思】“无动于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对某件事情或某种情况没有任何反应,既不关心也不在意。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他人的痛苦、请求、警告或重大事件时表现出的冷漠态度。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无动于衷 | 指对事情毫无反应,完全不在意,情绪上没有波动。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居世,非有大患,不可轻动;若无动于衷,则无以立身。”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也可用于口语中表达对他人的冷漠态度。
- 近义词:漠不关心、冷眼旁观、无动于衷
- 反义词:感同身受、心急如焚、热忱关注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例句 |
| 对他人求助无动于衷 | 他看到朋友在街头摔倒,却装作没看见,真是无动于衷。 |
| 面对灾难表现冷漠 | 灾难发生后,有些人对受灾群众无动于衷,令人痛心。 |
| 对批评不予理会 | 老师指出他的错误,他却无动于衷,继续我行我素。 |
四、情感色彩
“无动于衷”通常带有负面色彩,表示一种缺乏同情心或责任感的态度。在日常交流中,如果有人被说成“无动于衷”,往往会被认为是冷漠或自私的表现。
五、总结
“无动于衷”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某些事情时的冷漠态度。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敏感和共情能力,有助于建立更和谐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