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要求写的三种计划是(教师备课要求)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教师备课要求写的三种计划是,教师备课要求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备课的要求:传授知识的精准性。
2、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应该十分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即使是最简单的概念问题,也要准确把握,不能出现问题。
3、有争议、不能作出结论的问题,一般应予回避,不能轻易搬上课堂。
4、2、明确课堂的目的性。
5、教师应对每堂课,每个章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都必须十分明确。
6、这样才能依据目的合理处理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7、否则会东拉西扯,随心所欲,使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8、3、备课的主体是学生。
9、备课必须心目中有学生,时时想到学生,处处想到学生。
10、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11、4、统筹全局,有计划性。
12、就整册教材而言,课时的分配,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与检测的安排,均应有计划。
13、就每课而言,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都是统筹安排,有一个合理的“序”。
14、5、备课时提前预知每一种“可能”。
15、备课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当然有明显的预见性,我们要求的是“准确”。
16、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要准确的预计到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设想好应变的措施,以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
17、预见性准确,教师上课时就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始终掌握主动权,不会出现忙乱无绪的情况。
18、扩展资料备教材。
19、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
20、它是包括熟悉教学大纲,熟悉全册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每一篇章,每一课的内容,明确它在全册的地位和前后的联系等。
21、教师要深刻准确地把握教材,必须查阅资料,认真钻研,使教材由“薄”到“厚”。
22、如,对语文教材,既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区别和写法,又通晓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文学发展概况。
23、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前途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更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4、2、备学生。
25、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不能取得任何效果,所以必须备学生,备学生要备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理解能力等。
26、备好学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教学活动。
27、3、备教法。
28、备好教材与学生,只是具备了搞好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使可能变为现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要备好教法。
29、这是抵达彼岸的桥梁。
30、教无定法,教师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教材、学生、教师本身素质等特点选择最优的教法。
31、4、写教案。
32、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升华和结晶。
33、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34、教案可详可简,可写在教案专用纸或本上,也可以评注形式写于教材上,视具体情况而定。
35、5、写教后。
36、课堂教学不可能不折不扣地按教案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实际往往会纠正、充实原教案。
37、以写教后的形式总结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作下一次备课的借鉴,是教师提高备课水平的重要方法。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傅雷:艺术与人生的灵魂工程师傅雷,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和教育家,他的名字与中国艺术与文化的...浏览全文>>
-
化妆品中的科学:揭秘常见成分及其作用化妆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护肤品到彩妆,每一款产品都蕴...浏览全文>>
-
沁人心脾的春日春天,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魅力悄然降临。清晨,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是大自...浏览全文>>
-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南部,是广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座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城区,海珠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浏览全文>>
-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数字农业成为新引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农业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浏览全文>>
-
正月十五:团圆与希望的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这一天,不仅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浏览全文>>
-
板凳的拼音“板凳”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的拼音是“bǎn dèng”。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板”表示木板...浏览全文>>
-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这一天不仅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浏览全文>>
-
肥料:农业发展的基石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被誉为“庄稼的粮食”。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浏览全文>>
-
“方兴未艾”读音及意义浅析“方兴未艾”是一个常用成语,出自《晋书·王羲之传》,意思是事物正在蓬勃发展,...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