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的意思(跋)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跋山涉水的意思,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前序后跋。
2、跟序对应的写在后面的就是跋。
3、引用下网络上的其他解释:跋bá (1) 翻山越岭:~涉。
4、(2) 踩,践踏:~前踬后(喻进退两难)。
5、(3) 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文。
6、~语。
7、序~。
8、2、解释(1) 火炬,火把 [torch]。
9、如:跋烛(快要点完的蜡烛)(2) 通“茇”。
10、 [草烛的]根部。
11、泛指东西的底下部 [root;base]烛不见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让食不唾。
12、——《礼记·曲礼上》烛尽见跋。
13、——《聊斋志异·邵女》(3) 文体的一种。
14、附在正文之后。
15、即后序 [postscript]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
16、——《梦溪笔谈》(4) 又如:跋尾(题写文字于书卷之后)3、另一引文说明:序这种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后代有的还很像是抒情散文。
17、有的序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有的序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有的序抒情成分较多,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18、跋就是写在书后、文后的序。
19、《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
20、《〈战国策〉序》则历述从春秋至战国的转变,通过叙事表现作者的道德礼仪观以及对纵横游说之士作品的评价。
21、后来的“史序”便都是继承了汉代这类序文的传统,例如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中的《一行传序》、《伶官传序》等即是。
22、至于读古代书籍文章而写的序,例如曾巩的《〈战国策〉目录序》、《〈新序〉目录序》等,更是以议论为主。
23、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序不多见,典型的是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序》。
24、它是作者读了李翰所作的张巡传后写在该传后面的,大半篇幅记载张巡的事迹,以补李翰传文的不足。
25、而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却用了两大段发表议论,以批评“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的时弊。
26、因此这篇文章虽然以叙事为主,但这篇并不是传记,还是序。
27、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28、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等。
29、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和欧阳修的《释秘演诗集序》,虽然一个是为自己的《八愚诗》作序,一个是为某一人的诗作序,但也属此类。
30、这种序的抒情,也都离不开议论和叙事,如《春夜宴桃李园序》。
31、从唐代起,序又称为“引”,刘禹锡所作的序,都写作“引”,如《彭阳唱和集引》、《吴蜀集引》等。
32、苏洵也以引为序,如《族谱引》之类。
33、这是作家的习惯问题。
34、刘禹锡的父亲叫刘绪,绪、序同音,苏洵的父亲叫苏序,因为要避父名,所以二人改序为引。
35、这本来是特殊情况造成的作家个人的规矩,但由于刘、苏的影响,后来也有人作起“引”来,那就与避讳无关了。
36、最初书、文只有序。
37、自从序固定在书、文的前边以后,作者如果还有要说的话,或者别人要把心得、意见、考证等内容写上去,就写在书、文之后,称为后叙(如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题某某后(如柳宗元的《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等等,到了宋代,就把这种文章称为跋。
38、例如,欧阳修的文集中就有几十篇跋。
39、跋与序虽然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
40、因为跋或后序、题后之类实际是对序的补充,所以一般都更为简劲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傅雷:艺术与人生的灵魂工程师傅雷,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和教育家,他的名字与中国艺术与文化的...浏览全文>>
-
化妆品中的科学:揭秘常见成分及其作用化妆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护肤品到彩妆,每一款产品都蕴...浏览全文>>
-
沁人心脾的春日春天,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魅力悄然降临。清晨,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是大自...浏览全文>>
-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南部,是广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座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城区,海珠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浏览全文>>
-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数字农业成为新引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农业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浏览全文>>
-
正月十五:团圆与希望的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这一天,不仅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浏览全文>>
-
板凳的拼音“板凳”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的拼音是“bǎn dèng”。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板”表示木板...浏览全文>>
-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这一天不仅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浏览全文>>
-
肥料:农业发展的基石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被誉为“庄稼的粮食”。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浏览全文>>
-
“方兴未艾”读音及意义浅析“方兴未艾”是一个常用成语,出自《晋书·王羲之传》,意思是事物正在蓬勃发展,...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