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山记 原文及翻译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上方山记)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上方山记 原文及翻译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上方山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上方山始建于隋末唐初,东汉明帝时期,高僧华严慧晟法师在这里开山造寺,香火旺盛,游人纷纷踏来,成为佛教胜地。
2、华严宗是佛教中一宗,创始人杜顺,追认为初祖。
3、华严宗在此方影响很大,华严慧晟法师被称为“上方山的开山祖”。
4、后来历经扩建,终于形成以兜率寺为中心的七十二寺庵分布格局,总称“六聘山天开寺”。
5、 天开寺以辽金为鼎盛时期,金末毁于战火,元代曾有复苏。
6、现存寺院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
7、至解放初,原有寺庙遭受天灾人祸破坏,剩下的寺庵仅有16座。
8、六七十年代,各庵神像又全部被捣毁。
9、1980年开始在上方山建筑景点,修建了直通山脚的沥青路。
10、1984年5月,上方山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11、从现存的一斗泉,舍利殿的明代壁画,到云水洞内辽乾统年间2米高的西方接引佛像及兜率寺后墙的佛说四十二章经,都是与佛教密不可分的。
12、邓拓先生对上方山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专门为此写了题为“保护文物”的文章,内容如下:最近有几位同志谈起北京郊区大房山的古迹,大家都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文物区,它的历史价值仅次于周口店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13、在这里,集中了隋、唐、辽、金几个朝代的石经和共他遗物。
14、只因它远离北京城区,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
15、其实,这里的名胜古迹十分优美。
16、例如在上房山,有一座钟乳石的溶洞,名叫“云水洞”。
17、它是地质构造中典型的“喀斯特”现象。
18、许多人认为它比广西桂林的“七星岩”决不逊色。
19、然而,有人宁愿跋涉千里去七星岩游览,却不知道在自己城市附近就有象云水洞这样的去处,这岂不是怪事吗?如果打开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人们就可以看到关于云水洞的一段描写:秉炬帚杖,队而进洞。
20、洞门高丈入数十丈,……过一天地,入一天地矣。
21、左壁闻响,如人间水声。
22、炬之,水也。
23、声落潭底,不知其归。
24、又入,有黄龙、白龙盘水畔,爪怒张。
25、导者曰:乳石也。
26、淬炬其上,杖之而石声。
27、乃前,扬炬,望钟楼、鼓楼,栏栋檐脊然。
28、各取石左右击各得钟声、鼓声、磐声、木鱼声。
29、……”本来下面还有许多文字,是描写云水洞中由钟乳石形成的石嗒、雪山等各种奇妙景致的,我想不必抄录全文了。
30、同时,这部书上关于石经山等处许多名胜石迹的介绍,大家如能详细一读,也一定会引起很大的兴趣。
31、明代还有几个著名的学者,都曾到过房山,写了文章。
32、如徐文长的《上房山记》、袁宏道的《游小西天记》曹学佺的《游房山记》,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这里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色。
33、清代以后的文字记载更多,用不着一一介绍了。
34、可惜的是,上房山的道路没有修理,云水洞等处更加年久失修了。
35、这些地方现在所以不如七星岩等处知名,恐怕原因也就在此。
36、但是,只要稍加修整,这几处都不难很快地繁荣起来。
37、四面八方的游客也纷纷撰文赋诗,赞美上方山的美景,这里仅选录一二以享读者。
38、游上方山记(闽)曹学佺出房山县六十里,所过村落曰瓦井,日天光,曰孤山口,皆与山势为升降,过孤山口则崇山如环,幽溪如带,时时涉溪沿壁,跷苔们萝,乃至麓。
39、有一庵焉,为诸峰所覆,如狻猊之昂首也。
40、馋严两壁相距,中开一线,鸟道盘旋,五里至石梯,梯即巨石,五丁凿为坎,仅容半跬,高数百磴,左右两铁亘,长百尺,山巅下垂,涉者缘之,手与足分任其力。
41、盖左迫无极之岩,而右临不测之渊矣。
42、梯尽处有小庵可憩,折而东此,可一里,至山门。
43、入门始昂首见诸庵纵横稠叠,处于悬崖峭壁蒙茸之内,如鸟巢然,所谓禅枉也。
44、独上方寺正中,如负扆收居,蹑千百磴,始可到。
45、旁有两涧流下,闻而不见水,其上有冰封之耳。
46、又东折而往,则连嵓层阴,雪堆未化,独有古柏青青,龙蟋虬舞,出雪之上。
47、其嵓轩揭如仄,奇秀如云,穿注如峰房燕垒,嵓下有泉,深三尺,广倍之,面一平台,又十倍之。
48、相传开山时有龙占此,禅师叱之避,尽挚其山泉以去。
49、师飞锡行,留泉仅满斗,金山即名外泉也。
50、山下有洞,尚隔一山,说者以此山空腹,寺径达洞。
51、然人必自其上行,上行必径前峰,孤园突兀,形如摘星,望之甚惮,陟亦可至半,可兆诸庵,岭亦劣平,尚不见洞。
52、又下五里入洞,如一城,僧家依洞为窟,石床茆扉可掬,为客煮茗,初不有水,以葫芦系腰至洞里取水,曳之出入。
53、寻缚枯藤为炬鳞次而进,第一洞犹隐隐见影,二洞以内黯黑无光。
54、三洞是一小窦,围可三四尺,深五六立,伏地匍匐,束身蛇行,即僧所曳葫芦处也。
55、入三洞倏高广,燎炬不见顶。
56、旁有一潭,石蜿蜒如双龙状,其中园光如珠,于是取水焉。
57、抵九洞无路,有穴如井,入者后人蹑前背,丈余复空阔,但雾气蓊塞,履滑衣湿,不易前进,至十三洞,路尚不穷,云过此无奇,兴尽返矣。
58、大抵中以一曲为一洞,十三洞约有六七里。
59、洞中之石玉白镜莹,刹为琉璃,逾寸明彻。
60、其镜之最著者曰莲花山,片片如青莲辨,曰龙虎,宛肖龙虎;曰长眉祖师,兀坐岩畔,眉修然垂;曰吕纯阳,俨然具道者衣冠;曰石塔,层层笔立,曰石钟鼓,叩之作钟鼓声。
61、此非历三洞穿窦之苦,不能得也,又其最著者曰须弥山,一山甚大,行良久难尽;曰雪山,猋如积雪。
62、扪之若刺,曰不花楼,山之上有重楼焉,以雪为地。
63、吐花如寻芝者数万朵;曰仙人桥,跨青溪而渡;曰十八罗汉,为修短欹正各状貉,曰接引旙,从顶倒悬,缥渺若拂。
64、此非历九洞入井之危不能得也。
65、出洞之后,依然天光,迥若隔世,骛喜异常。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傅雷:艺术与人生的灵魂工程师傅雷,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和教育家,他的名字与中国艺术与文化的...浏览全文>>
-
化妆品中的科学:揭秘常见成分及其作用化妆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护肤品到彩妆,每一款产品都蕴...浏览全文>>
-
沁人心脾的春日春天,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魅力悄然降临。清晨,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是大自...浏览全文>>
-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南部,是广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座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城区,海珠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浏览全文>>
-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数字农业成为新引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农业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浏览全文>>
-
正月十五:团圆与希望的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这一天,不仅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浏览全文>>
-
板凳的拼音“板凳”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的拼音是“bǎn dèng”。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板”表示木板...浏览全文>>
-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这一天不仅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浏览全文>>
-
肥料:农业发展的基石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被誉为“庄稼的粮食”。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浏览全文>>
-
“方兴未艾”读音及意义浅析“方兴未艾”是一个常用成语,出自《晋书·王羲之传》,意思是事物正在蓬勃发展,...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