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裹脚了么(缠足起源于哪个朝代)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慈禧太后裹脚了么,缠足起源于哪个朝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缠足起源的传说: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
2、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
3、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
4、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5、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
6、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
7、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
8、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
9、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
10、 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
11、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
12、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
13、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
14、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
15、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
16、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
17、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
18、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
19、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
20、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
21、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22、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李后主的嫔妃 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 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23、 二、宋代已有缠足记载: 而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
24、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
25、“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26、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27、”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
28、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
29、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
30、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
31、同时,缠足的风俗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室南迁之时。
32、 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
33、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
34、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
35、目前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
36、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37、 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
38、这样,使得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
39、元代妇女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但这时不缠足者仍很多,特别是南方江浙、岭南地区。
40、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
41、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
42、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傅雷:艺术与人生的灵魂工程师傅雷,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和教育家,他的名字与中国艺术与文化的...浏览全文>>
-
化妆品中的科学:揭秘常见成分及其作用化妆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护肤品到彩妆,每一款产品都蕴...浏览全文>>
-
沁人心脾的春日春天,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魅力悄然降临。清晨,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是大自...浏览全文>>
-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南部,是广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座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城区,海珠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浏览全文>>
-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数字农业成为新引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农业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浏览全文>>
-
正月十五:团圆与希望的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这一天,不仅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浏览全文>>
-
板凳的拼音“板凳”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的拼音是“bǎn dèng”。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板”表示木板...浏览全文>>
-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这一天不仅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浏览全文>>
-
肥料:农业发展的基石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被誉为“庄稼的粮食”。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浏览全文>>
-
“方兴未艾”读音及意义浅析“方兴未艾”是一个常用成语,出自《晋书·王羲之传》,意思是事物正在蓬勃发展,...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