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人教版
今日我们来聊聊一篇关于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人教版的文章,网友们对这件事情都比较关注,那么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人教版,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00-1010 1.野生石头花园
作为法布尔少有的石头花园,这里有矢车菊、狗牙草等植物。膜翅目昆虫是天堂,它们每天忙碌着,建造自己的家园。由于缺少人类的足迹,这些动物跑进了花园,占据了所有的空间。翠鸟和金丝雀也在树上筑巢。五月,池塘成了雨蛙的音乐池,它们在池塘里快乐地歌唱。连作者的房间都被占了,这些老朋友和新朋友都聚集在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蜜蜂和鸟,有“猎人”、“建筑工人”、“技术员”和“矿工”
2.马尾松毛虫
松毛虫的卵是粉红色的小圆柱体,排列整齐。九个月后,松毛虫的卵变成小毛虫,这些小毛虫开始吃松树的针叶。
然后,他们开始吐丝做帐篷。走到哪里就吐到哪里,帐篷越搭越大。有一天,法布尔斯把马尾松毛虫的头放在花盆上,其他的马尾松毛虫爬上了花盆,在花盆上排成了一条长龙。跟着领导转圈。半年后,毛毛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长出了翅膀,飞走了。
3.萤火虫
这是一只发光的甲虫。他们有六条短腿。它们体积很小,但外观很漂亮。他们最喜欢的食物是蜗牛。当发现蜗牛时,它们会将带有毒液的小钩子轻轻刺进它们裸露的身体。毒液一进入体内,蜗牛就不能动了。然后,萤火虫发出信号,其他的萤火虫就会过来一起分享食物,但是萤火虫非常爱干净。
它们的尾巴上还有一个像小刷子一样的关节。吃完食物后,他们用一把小刷子清洁自己。萤火虫的尾巴上有一盏“小灯”。天黑了,“小灯”就会亮。亮的时候“小灯”会变暗,你可以从亮光中分辨出雌雄。
4.管状蠕虫
一种利用废物自己做衣服的毛毛虫被称为“托管虫”,比如最典型的“木毛虫”。管虫家族庞大,种类繁多。被困住的虫子总是带着它的衣服,因为它的衣服是由它收集的垃圾制成的。衣服就像一座小山。
这些小虫背着它就好像用了“隐身术”,既保暖又安全。虫子一出生就忙着找材料做衣服,不管吃的。似乎人们害怕别人看到它赤裸的身体,让人发笑。它直到把完成的衣服递上去,才开始寻找食物。这件衣服将伴随它一生。管虫——,志愿管虫,生来就是做衣服的,但是他们的衣服又笨又重,导致行动困难。法布里斯解剖了管虫的外套,法布里斯发现里面有很多极细的分支,大概有八十多根。
5.娇小的红色条纹蜜蜂
红蜂腰细,身材玲珑,腹部分为两段。下半部分大,上半部分小。中间部分好像是用细线连起来的,黑色的肚子上围着一条红色的带子。
通常,在土壤中建造一个垂直的洞。红条蜂挖开百里香根部的泥土,拔掉周围的草,然后把头扎进松散的土块里。它匆忙地从这里飞到那里,查看每一个裂缝。它不是给自己筑巢,而是在地下寻找食物,就像猎狗在洞里找兔子一样。
6.螳螂
从外面看,它并不吓人。反而看起来还挺好看的。它有着纤细优雅的体态,浅绿色的体色,细长如纱的翅膀。颈部柔软,头部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旋转。只有这种昆虫能向四面八方凝视,所以可以说眼睛能看到四面八方。它甚至还有脸,这一切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
7.两只神奇的蚱蜢
第一个是恩布萨,第二个是白面蚋。
8.西班牙屎壳郎
屎壳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屎壳郎,也叫屎壳郎。蜣螂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喜欢吃粪。在产卵之前,蜣螂和它们的丈夫用垃圾和粪便搓一个食物球,把它滚到目的地,挖一个土坑,把它推进去。一开始我以为蜣螂是用前脚把球往前推,挑那些通畅的路。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屎壳郎推球的时候,用后腿抓住球,翘起臀部,低着头,用前脚走路,却是倒着走!而且还专门挑那些坑坑洼洼的路,有时候甚至会选择陡坡。球很重,而且是倒着走。一路上很艰难,球经常滚下坡。但是蜣螂从不气馁,总是需要十次二十次的努力才能把大球推到目的地。
9.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粪昆虫。
雄虫前胸突出,类似岬,头顶壳为宽扁的短角,短角前端呈三尺形。雌虫的顶壳上只有一些简单的皱纹。无论雄虫还是雌虫,顶壳前端都有一对小尖角,既是有力的挖掘工具,也是切割的手术刀。它短粗的方形让人想起法国的一种橄榄树蠕虫,这是一种生活在蒙彼利埃附近的罕见昆虫。其他种类的昆虫也有类似的饮食习惯。
类似掠食者的膜翅昆虫喝花冠深处的蜂蜜,但用肉质食物喂养后代。是同一个胃。幼虫吃野味,成虫吃甜食。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的消化囊一定是在生命中期发生了变化!最后,他们比我们人类好不了多少。一旦他们老了,他们的消化囊就对他们年轻时咀嚼和吞咽的食物不感兴趣了。
10.胡蜂
——大黄蜂的首领,在同样的原理下,自己筑巢。在柳树的洞里,或者在一个空壳里,它用木片制作易碎的黄色纸板。它用这种材料包裹自己的巢。一层一层,相互重叠,像一个大的凸起的鳞片,可想而知有多温暖!这个大尺度中间空间很大,空气待在里面不流动。
黄蜂们的动作常常与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定理相吻合。它们可以利用空气——这个不良导体来保持它们家里的温度。它们早在人类还未曾想到做毛毯之前就已经做出来了,而且技艺还很高,它们在建筑窠巢的外墙时,只要极小的外围,就足以造出很多的房间,它们的小房间也同样如此,其面积与材料都非常经济。
11、蟋蟀
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差不多和蝉是一样有名气的。蟋蟀是一种聪明和勤劳的动物,它善唱歌和建造窠穴,把卵产在土里。它们在有数的几种模范式的昆虫中,表现是相当不错的。
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只占有这其中的一项,是不足以让它们成就如此大的名气的。一位动物故事学家拉封丹,对于它只谈了简单的几句,仿佛并没有注意到这种小动物的天才与名气。
12、寄生虫
在人们看来,它们天生懒惰,靠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但法布尔在妥协此看法的同时也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他认为从本质上来说寄生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行猎行为。表面上是坐享其成,但实质上寄生虫付出了劳动。
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年),法国享誉世界的著名动物学家。代表作《昆虫记》。
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
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
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
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昆虫记》一版再版,先后曾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 该作全译本推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和昆虫学家的重视。昆虫学会组织昆虫学专家核定译本的昆虫名称,校正译文中的常识性错误,并对因科学发展而成为错误的理论和观点加注说明。
法布尔的《昆虫记》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法布尔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昆虫记》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1911年,法布尔被法国文学界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昆虫记》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
也翻译出版了大量法布尔的作品。《松树金龟子》(谭常轲译,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99年版,原文有删改)被入选苏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书第4单元16课。另外,法布尔所写的《蟋蟀的住宅》被选为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7课和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第26课。《昆虫记》被选为人教版初一下学期学生必读课外书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 11-01
- 11-01
- 11-01
- 11-01
- 11-01
- 11-01
- 11-01
-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