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综合

鹬蚌相争的故事和寓意

2022-04-23 11:22:42
导读 今日我们来聊聊一篇关于鹬蚌相争的故事和寓意的文章,网友们对这件事情都比较关注,那么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鹬蚌相争的故事和寓意,希望

今日我们来聊聊一篇关于鹬蚌相争的故事和寓意的文章,网友们对这件事情都比较关注,那么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鹬蚌相争的故事和寓意,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00-1010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它经常利用自己的优势去侵略其他弱国。弱国之间经常发生摩擦。

有一次,赵声称要攻打燕。当时,著名的说客苏秦有一个弟弟,名叫苏代,也非常擅长游说。受燕王的委托,苏代去赵国劝说燕王不要出兵。

当他到达邯郸时,苏代见到了赵浩棋惠文。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来为燕国游说的,但他会意地问:“嘿,苏代,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了什么?”?

亲爱的国王,我来给你讲个故事。

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赵慧文的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来,苏代开始了他的故事。

他说,这次来赵国来,看到一只蛤蜊,打开它的双壳,在河边晒太阳。突然,一只水鸟飞了进来,伸出它的长喙啄蚌的肉。蛤蜊立即合上壳,夹住水鸟的嘴。这时,水鸟对文蛤说,没关系。只要今明两天不下雨,你就会被晒死。你不死我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气,回敬水鸟说:“没关系,只要你的嘴今天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不活了。”谁吃谁的肉,也许!

两人争吵不休,谁也不肯让步。

当他们正在争论的时候,一个渔夫走了过来。渔夫毫不费力地伸出手,把它们放在一起。

讲完了上面的故事,苏代严肃地对赵浩棋惠文说:亲爱的国王,我听说贵国要出兵攻打燕国。如果他真的发兵,那么,两国争斗的结果,恐怕秦国就要渔翁得利了。赵惠文觉得的话有道理,就放弃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00-1010它告诉人们,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中,如果对立双方相持不下,则两败俱伤,第三者得利。所以在生活中,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者和弱者应该团结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政时也是如此。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原则要服从大原则。否则内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