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古诗的意思】《潼关》是唐代诗人谭嗣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为:
>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抱孤城更不平。
这首诗通过对潼关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抱负的感慨。
一、诗歌
《潼关》描绘了潼关这一险要之地的壮丽景色,通过“高云”、“秋风”、“河流”、“山峦”等意象,表现出潼关地势的雄伟与险峻。同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出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担忧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绪。
二、逐句解析
| 句子 | 解析 |
| 终古高云簇此城 | 千年不变的高耸云层围绕着这座城池,形容潼关地势险要、气势恢宏。 |
| 秋风吹散马蹄声 | 秋风呼啸,吹散了战马奔腾的声音,暗示战争的紧张气氛和边塞的苍凉。 |
| 河流大野犹嫌束 | 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仍觉得束缚不住它的力量,象征大自然的磅礴与不可阻挡。 |
| 山抱孤城更不平 | 山峦环抱着孤城,显得更加崎岖不平,暗喻时局动荡、局势复杂。 |
三、诗歌主题与情感
| 项目 | 内容 |
| 主题 | 自然景观描写与家国情怀的结合 |
| 情感 | 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
| 风格 | 壮阔豪放,略带悲凉 |
|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比喻、夸张 |
四、总结
《潼关》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通过对潼关地理环境的生动刻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注和对自身处境的复杂心境。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